防盗门安全引人忧品牌化发展迫在眉睫
发布日期:2014-12-17 00:00 来源:http://www.dlclxf.com 点击:
随着大连防盗安全门的生产许可制度,加大了质量监督部门对工厂的监督检验,防盗安全门也逐步地退出了其在实体防护行业的主体地位,而以“311”城市路面电子监控为代表的行业反而成为了安防行业的主力军。市场上对防盗安全门的要求也出现差异化,且呈区域化的特。对美观及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多。因此,就出现了以四川为代表的“川门”,它们以物美价廉著称。迅速吞噬了西南、西北的半壁江山。以浙江省为代表的门业行业迅速也出台了地方标准,把防盗门进行分级管理,出台了甲、乙、丙、丁分类标准,即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,也避免了企业信用危机。该标准强调等级识别标志的重要性,要求在门扇指定位置标注防盗等级,做到明示消费。GB17565-2008就是在浙江省这个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。
在这个新标准中,阐明了防盗门等级的防机械性破坏和防技术性开启的时间分类,而对内填充物并未作强制性的规定。作为一种环保材料——纸蜂窝,确切一点说应称为“可张性强应力蜂窝纸”,利用蜂窝发泡的原理,起到了将前、后钢板粘联支撑的作用。国家安防中心(上海)的型式检验表明,蜂窝纸在防盗安全门上足以起到支撑作用。德国和日本的门业企业也在使用这样的纸蜂窝产品,但要用在甲、乙、丙级上,由于标准中有龙骨支撑的要求,蜂窝纸在这种情况下,分散后的张力肯定不如整体胶合张力。因此,许多具有前瞻性、技术性强的企业会建议消费者用保温岩棉填充来替代甲、乙、丙级防盗安全门的蜂窝纸填充,确保骨架的抗撞击力。
盗门的作用在于为每一个家庭能遮风挡雨,简而言之就是起到保卫的作用。然而,近年来防盗门行业的发展却受到层层阻碍。防盗门安全问题引人忧,企业品牌化发展迫在眉睫。
大连防盗安全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
笔者经常在一些行业杂志及电视媒体上看到触目惊心的大标题——“纸糊的防盗门”,更有甚者,把“纸”这个字的字体用特别颜色加以标注,让消费者对安全门完全丧失了信心。在消费者心里,防盗安全门肯定是钢板等不可破坏的材料制成的,怎么可能内门芯是用“纸”做的呢?造成这一误解的主要原因,笔者以为主要是门企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造成的。其实是混淆GB17565新老标准的内容。要解决这一问题,需从以下方面入手:
防盗门安全引人忧 品牌化发展迫在眉睫